【东方网】身心协同青春启航——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

发布者:上海健康医学院发布时间:2021-02-21浏览次数:187

  2021年2月8日上午,由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海关学院、上海市商业学校和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联合承办的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顺利开幕,本次大会的主题为“身心协同青春启航”。400余名专家、领导、工作委员会会员等参加Zoom在线会议。本次年会由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任丽杰博士主持。


图像

工作委员会揭牌 科学面对青春期


  开幕式伊始,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颜苏勤作了关于工作委员会初心和宗旨的演讲,工作委员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性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在上海市心理学会的领导下,整合社会资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关注青春期与个体性心理健康为主题,以协同发展为动力,以应用研究为支撑,建立健全网络,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青春期,提升个体的性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探索青春期心理与个体性心理工作模式,为全国青春期心理与个体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积累经验。2021年,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将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功能,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围绕学会职能定位和“十四五”规划,计划开展组织学术交流、促进专业发展、推动互动合作、加强科普宣传、深入教学实践等五方面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建设健康上海、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图像


  随后,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为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揭牌。他肯定了工作委员会前期的工作并希望工作委员会在今后丰富工作方式,积累上海经验,进一步扩大辐射影响力。


图像


  庞维国教授带来题为《青春期心理与脑科学》的主题演讲,介绍了青春期脑发育的特点,从大脑发育的生理视角解释了青春期的特殊性,这可以帮助我们从生理机制的视角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和性心理的变化。


图像


  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主任、《当代青年研究》杂志社社长、国务院妇儿工委智库专家杨雄博士作题为《中国特大城市青少年发育状况及青春期教育对策》的主题演讲。从北上广初中高中6000多样本的调查中发现,中国大城市青少年性生育成熟在持续前倾,多数青少年对性的价值观念是正面的,青少年恋爱的经历是比较普遍的,青春期的性行为存在着滞后释放的现象,网络是解惑的主要途径,多数家庭能够坦然面对孩子的性问题,但是依然有很大的挑战,面对早熟、早慧、早恋的青春期少年,学校和家庭、社会携手共建系统的青春期性教育体系刻不容缓。


图像

实践基地挂牌 期待融合发展


  上海市心理学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刘俊升教授为首批14所实践基地单位授牌。

  青春期与性心理健康教育首批实践基地单位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图像


图像

图像

图像

  刘秘书长指出,在过去20至30年间,社会的转型带来了青少年对于性问题的认知和态度有较大的转变,这需要包括家长与老师在内的所有教育者跟上时代步伐,顺应青少年的改变。最后,刘秘书长期待14所实践基地单位能够开展深度融合与合作,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图像


  在基地演讲环节,首先,上海市商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云玺作题为《和润心田雅致青春》的演讲,王校长介绍了商业学校尝试将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与“和润人心、雅正品行”校园文化相融合,汲取校园文化的精神资源,形成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对中职学生的青春期教育与性教育特色明显、成效突出,并辐射其他学校,今后将进一步探索优化路径提升工作实效。


图像


  北京市学校性健康教育基地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崔丽霞教授通过《多学科渗透性教育教学实践》的演讲,介绍了北京性健康教育基地建立在首都师范大学的历程,“以性道德、性法制教育为核心;以性生理、性卫生保健为基础;同时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人口与环境和禁毒等全方位的教育”三位一体的性教育原则,这是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性健康教育体系、内容和方法,给与会人员带来启示与思考。


图像

呈现多元视角 共话青春期与性心理


  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的第三项议程是四名专业大咖的专题演讲,开启与会人员的学习之旅。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常委、复旦大学博导武俊青教授在题为《蓝色关爱为爱呵护》的演讲聚焦青少年生殖健康问题,提出四个方面的问题:男女生的性生理困扰、性心理困惑、青少年存在的其他问题如疾病、性侵等,产生生殖健康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同时给出四个方面的工作建议:撰写专门的教材,培养专业的师资(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咨询技能》),建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的完整教育体系,加强对家长的教育与指导等,从个人、社区、家庭、社会等几个维度给予青少年蓝色关爱。


图像


  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理事长、同济大学陈增堂教授带来《铁肩担道 不负使命》的专题演讲,陈教授从自己工作的角度,表示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相当多的青春期性心理问题,是中小学阶段的延续,青春期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发展的重要阶段,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具有非凡的意义。陈教授对工作委员会筹备的过程也相当了解,筹备工作持续两年,他对主要筹备者的坚持不懈与发起的初衷,充满敬意,认为他们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使命与担当。


图像


  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院长、主任医师汪作为在《谈谈青春期躁郁症与性心理》的演讲报告中介绍了虹口区精卫中心在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十分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并向与会人员科普了一种青春期常见的疾病——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躁郁症的起病年龄较早,通常在青春期15岁左右,到患者17-18岁时出现典型症状,但直到大学阶段甚至25岁左右才最终被确诊,躁郁症患者常伴有自残、网络成瘾、毒品成瘾等现象,值得引起教育者的关注。


图像


  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学贺岭峰教授带来了题为《无微笑 不青春》的演讲,首先一组数据就吸引了与会人员的注意:上海女性初婚年龄将近30岁,性早熟在12岁,初次性行为下降到18.5岁,有研究报告显示,当代孩子的体相障碍较多,因此关注这一代人青春期的身心问题刻不容缓。贺教授的提问引发大家的思考:孩子每天笑400次,成人每天笑14次,微笑是如何在成长中消失的?接着他简单介绍了吾脑理论——过度喂养让腔肠脑菌群单一;捆住手脚让爬行脑感统失调;不许哭笑让哺乳脑表达受阻;抽象训练让皮质脑极化思维;人际贫穷让镜像脑丧失意义。有数据显示:拥有三个以上朋友的孩子不到50%。贺教授继而阐述了微笑的重要性,微笑能让人身心通畅、吾脑通透、人我通达、生命扬起,无微笑不青春,笑起来,日子才会过得好。


图像


  专题演讲之后,由青春期与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进行专题交流。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党总支书记朱文娟、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院长王青青作为基地单位负责人代表分别做了《以实践基地为依托,提升学校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三心并举”关注青少年心理卫生健康》为主题的分享交流。


图像


图像


  第一批实践基地共14家,基地单位类型丰富,受众年龄跨度很大,从学校到医院,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基地从各自的需求和特点出发,在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的实践中有了一些积累和探索,这也证明了成立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青春期和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在上海市心理学会的领导下,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整合多方资源,提升个体性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原文地址http://edu.021east.com/node2/jypd/n5/20210218/u1ai37253_K20.html